
在剛剛結束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40金、27銀、24銅共91枚獎牌完美收官,取得了我國自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
40年間,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夏季奧運會中拿下的金牌數量已經達到了303枚,而印度卻只有10枚,足足比中國少了293枚。
對此印度媒體發問:與中國搞奧運競爭,為什么我們連臺面都上不了?
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或許已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今年巴黎奧運會卻只拿到6枚獎牌。最大的問題或許就是投入不足,據印度體育賽事直播平臺FanCode的聯合創始人雅尼克·科拉科說:不能孤立地去看奧運比賽,“體育要真正發展,就應持續在不同層面上進行投資,包括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體育運動的推廣",而印度每年對體育領域的投入僅約為中國的1.13%。除了資金體量,渠道和體育管理也很重要。
雖然在體育方面造詣不如中國,但是在拿pr方面,不得不說印度人卻很有一套!
近日,澳洲移民局公布了上財年最新移民數據,去年總共發出了212,879個PR。其中移民最多的前三個國家/地區,占了所有名額的40.1%。
第一名是印度,共拿到41,145個簽證,占比21.1%;
第二名是中國,共拿到23,936個簽證,占比12.3%;
第三名是菲律賓,共拿到13085個簽證,占比為6.7%。
相較于2022-23財年,印度移民人數暴漲,漲幅已經接近70%!
對比2021-22財年,上一個財年印度移民人數也是增長最強勁的,直接暴漲了69.2%!從24,324人上升到41,145人。
很多華人移民都表示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印度移民,這真的不是錯覺!如今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無論是移民人數的增長,還是在各個類別簽證中的占比,前幾名都少不了印度。可以說印度移民正在通過各種簽證,全方位地涌入,慢慢占領澳洲!
其實,不止澳洲!
我們的世界正在“印度化”
在龐大人口的加持下,說印度人占領世界,并不是危言聳聽。據統計,全世界共有約3200萬印度裔長期生活在印度國外的210個國家和地區。
● 在美國,來自印度的移民高達471萬,占美國總人口約1.4%。
● 在阿聯酋,來自印度的移民高達386萬,占阿聯酋總人口38%。
● 在沙特,來自印度的移民高達250萬,占沙特總人口的7.8%。
● 在英國,來自印度的移民有180萬,占英國總人口約2.64%,雄踞英國第一大非白人族裔。
● 在加拿大,來自印度的移民高達160萬人,占加拿大總人口的4%以上。是加拿大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移民群體之一。
除了移民之外,印度還是世界第一大勞工輸出組織。
聯合國統計,海灣地區的外籍勞工人數達到約2800萬,其中約31.5%的人來自印度。
印度人為什么要“占領”全世界?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印度裔的身影頻繁出現在世界各國的政治舞臺上,歐洲多個國家都出現了印度裔的總統或總理。除了在政壇上,商界也到處是印度裔的身影。
歸根結底,印度人熱衷于潤,還是因為其國內市場糟糕、競爭壓力過大。印度經濟尚處于發展階段,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失業率居高不下、薪酬水平偏低以及職場競爭激烈等問題。
印度面積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卻已超過中國,極低的收入、嚴重污染的環境、尾大不掉的等級制度,壓得普通印度人喘不過氣來,哪怕是去中東充當血肉勞工,也比國內掙得更多。
此外,與中國人所面臨的問題相似,教育資源不足也是印度人選擇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印度教育資源有限,許多人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即便在印度本土大學畢業,競爭壓力也非常大。
以程序員為例,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差距。在美國硅谷,大公司的程序員年薪可高達1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22萬元。然而,在印度本土,即便是從事外包工作的程序員,年薪也僅為150萬盧比,折合人民幣約為13萬元。盡管這一收入在印度已算是相當可觀,但與美國的同行相比,差距仍然明顯。
再者,種族、宗教和性別歧視等問題的存在,也促使許多印度人尋求移民至其他國家,以追求更為開放、包容和多元化的文化環境,進而提升個人的生活質量。
歐美人歡迎印度移民當然不僅是語言相通,更不是大發慈悲,而是印度人吃苦耐勞,能夠勝任大量體力勞動工作,比如大車司機,以及農業、建筑等缺乏基礎勞動力的崗位。
解讀印度人拿PR的思路
從細節上來說,不同階層的出國路徑不太相同。
印度富豪為了逃避國內金融監管、享受海外優質資源,傾向于向歐洲、澳洲等地流動,小有學歷的印度中產,則會選擇美國、加拿大等移民國家,這些地區包容性相對更好。而且印度裔吃苦耐勞,從硅谷的高科技行業到紐約街頭的披薩外送,全都可以干。
也有一些別的路徑,主要是留學+工簽,在工簽方面,除了留學生、符合條件的技術人才自己往外走,印度政府自己也在積極推動人才外出。比如印度和澳大利亞搞個了MATES試點計劃,每年輸出 3000 個 IT、工程、農業等領域的技術人才到澳洲,而且還可以帶著配偶一起去工作。
以移民澳洲為例:
01、 只要那種符合職業評估認證的課程就行,哪怕是4流的學校。澳洲有很多學校是靠印度人養活的,就像澳洲八大靠中國留學生一樣。這種學校還特意把課程設置的你可以有很長一個假期去工作。
02、 該去偏遠地區就去,絕對不含糊。哪里政策好就往哪里鉆。基本上現在西澳、南澳、塔州的印度人人數一直在上升!現在有多是家族先支持出去一個,然后在偏遠地區還可以給親戚加分再帶一個個。幾年后,一家族都來了。
03、 男生學IT、女生學護理幼教會計,如果實在讀不懂的就去學廚師和木工。他們排前5的移民職業順位分別是護理、IT、廚師、會計、工程。今年開始沖幼教的非常多。
04、拿雇主擔保前可以非常茍,拿到PR后就有機會跳槽了。
05、配偶盡可能申請陪讀,然后來工作。
06 、讀書的間歇時期不斷工作。
07、能力不行就盯著491,在偏遠地區生活工作也無所謂,能留就行。
08、 PR對于他們來說是改變人生的方式。中國留學生:不能留下那就大不了回國唄,也很好啊!印度留學生:哎呀媽呀!留不下可就完了,還欠著親戚的錢出來留學呢,而且還有一堆人要養。
另外,合法的途徑之外,也不乏靠灰色地帶等方式來潤的,這不屬于本文所討論的移民范疇。
但無論如何,所謂的“印度人占領全球”的動因其實并不復雜,簡單來說無非是:尋求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財富。這不也是大多數人類都能夠認可的樸素追求嘛。
*以上數據來自官方發布和網絡,僅供參考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2-28 14:00~16: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4:00~17:00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480號拉德方斯大廈東樓1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