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色录像或视频_全国A片免费观看_亚洲图AAAAAA_韩国三级片网站精品一区_欧美一级二级视频_免费观看性爱视频_www无码免费观看_国产成人免费电影_www.看黄片.com.

首頁 > 移民百科 > 加拿大 > 從衣食住行醫(yī)療等方面說說我為什么要移民加拿大?

從衣食住行醫(yī)療等方面說說我為什么要移民加拿大?

2019-08-16
分享:

加拿大的細致了解 在鎖定加拿大以后,我又對加拿大做了更加細致的信息收集分析。

手段包括搜索引擎、新聞、當?shù)卣搲?、去過的熟人、網上搭訕認識的加拿大華人等。又得到了以下這些鞏固我的想法的重要信息。 我把這些信息總結成如下主題,基本對應了一個普通人需要關注的一切人生大事。分別是: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物價、收入、福利;普通國人不太熟悉但很重要的保險、法律;不算人生大事但也值得關注的娛樂;以及其實很重要但大家都了解不需要細說的污染、食品。

一共11大主題,作為一個當時還沒來加拿大的人,這種程度的了解夠認真細致了吧。 首先加拿大公立教育全免費,私立教育很貴折合人民幣大概跟國內的國際學校差不多。作為小學和中學(包括高中)段的教育,我總結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公立教育的核心意義是教做人,私立教育的核心意義是貴族禮儀或上名校。于是結果就是,公立教育的孩子都是快樂教育,傻樂呵傻玩,學生發(fā)展成什么樣全看天賦,反正好苗子一樣成績好也不影響上名校,沒學習天賦的也沒人逼著所以肯定學習不好。私立學校正好相反了,學生甚至比國內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還要苦逼。來接受貴族教育的孩子要學生活禮儀社交方方面面還要學習金融管理什么的,奔著名校去的也課業(yè)負擔壓力極大每天學習到半夜是常態(tài)。所以公立教育的孩子更有人情味兒,更了解大眾社會,通常性格和心理也比較健康,不過普遍意義的廢柴也是大把大把的,反正就是窮樂呵唄。私立教育更精英,畢竟很多都要接班家族企業(yè)甚至貴族身份,或者一定要上名校當統(tǒng)治階級的,心理障礙什么的常有但不影響人家牛逼閃閃讓人羨慕的未來。

 

加拿大的初等教育有一個好處就是,基本上學校差異不大(個別私校名校除外),所謂的中小學排名其實也沒太大意義,每個學校的師資、教育方式、內容都差不多。所以作為家長只要考慮選擇私校還是公校,別的不需要太糾結了,別的影響都不是你通過選擇哪個學校能左右的了。 學校教育內容很全面,除了我們熟悉的知識教育,還有各種體育、勞動、做飯、安全教育等生活知識。跟國內的區(qū)別在于這些內容占比很重要,真的算分數(shù)而不是國內高考只看知識教育成績。還有個細節(jié)就是這邊的學習全部都是學分制,很早就開始自主選課,所以教學形式跟高等教育是統(tǒng)一的,學生就比較適應。不像我們國內常規(guī)中學的人考到國外的大學還得適應這些概念和形式。

 

所以對我來說,初等教育選擇公立教育,效果比國內的國際學校更好,還免費。可能你說最多兩邊一樣唄加拿大為什么會更好?因為國內的國際學校的學生們啊、家長們啊,這攀比習慣很恐怖啊,滲透到方方面面啊,發(fā)育成型期的孩子肯定抵抗不住身邊環(huán)境的沖擊,妥妥的三觀不正常啊!這邊這一點不存在的,攀比個鬼啊,都是一群傻百甜、一群窮樂呵,你別說開好車穿名牌,你就算讓總理小土豆來開車送你上學,好像學生家長和學習也不會很在乎。

 

高等教育,加拿大本地大學算還不錯,有好多個世界排名很靠前,但特別頂級的確實非常少。美國肯定頂級名校最多,歐洲也確實有很多名校。但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能考進名校,那是孩子自己的牛逼,眼界和能力都比你強了,會很知道以后的路該怎么走,選擇哪個國家什么的,你就不用操那個心了。如果就是普通大學呢?那加拿大選項很多,學校也很優(yōu)秀,這對于普通人來說就蠻幸福的。學費方面,本地學生學費是留學生的學費的1/4,學費還可以無息貸款,畢業(yè)后10年還清??吹經]有,無息!十年!我就算有錢,也會讓孩子拿這個貸款的!至于你說別的國家名校的學費,這個我會放到后面的保險環(huán)節(jié)簡單介紹,哪怕就當沒有這些輔助,反正你在國內養(yǎng)孩子考上了牛津哈佛你不也得賣血交學費么?

這一點加拿大沒什么優(yōu)勢,加拿大人讀哈佛也是那些學費一樣貴!

 

2、醫(yī)療 關于醫(yī)療,加拿大跟美國和澳大利亞相比,

 

完勝。原因在于,加拿大沒有私立醫(yī)院。 所以明白了么?有私立醫(yī)院,就會導致私立醫(yī)院因為有錢所以霸占了最牛逼的醫(yī)療資源,包括牛逼的醫(yī)生、環(huán)境和設備。你政府再努力、民眾覺悟再高,醫(yī)生也不可能放棄兩三倍的薪水不要,設備廠商也不會給公立醫(yī)院降價,醫(yī)院需要的房屋也不會便宜賣給公立醫(yī)院的。有私立醫(yī)院,就會導致公立醫(yī)院排隊現(xiàn)象更嚴重、不報銷的內容比例很多、很多貴重商業(yè)藥物不提供等。 加拿大跟國內相比,有好有壞,好遠大于壞。 在全公立醫(yī)院的前提下,加拿大看病在醫(yī)院的一切開銷全免費,包括醫(yī)院里吃飯和護工費。在醫(yī)院外買藥,很貴,但是如果你正常工作,公司要給員工上買藥的保險(每個月十幾塊錢),如果沒有工作,則大多數(shù)情況下國家也會給買這個保險。有這個保險之后,則買藥也是全額或者80%報銷。朋友生病后半夜叫救護車,這個費用也是全免的。如果你在國外生病,要求必須使用加拿大的醫(yī)療,加拿大出飛機把你運回來治療的話,最基礎的醫(yī)療保險里飛機費用也是每年一次全免的,稍微高級一點的保險(每個月小幾十塊錢),則不僅所有的飛機費用包含,在國外治療也包含,還可以自己指定醫(yī)生治療,這個擇優(yōu)費保險也包含。所以費用這個環(huán)節(jié),加拿大當然是完勝不用說。再就是這個很普通的保險中,還包含了牙醫(yī)、中醫(yī)按摩、近視檢查和配眼鏡(有這個保險的好朋友配了個近視鏡,Prada的,全部加一起花了60塊錢,國內大概要六千多吧,并且這個錢不是事后報銷是直接減免到這個數(shù)字)。

 

而被廣為詬病的免費醫(yī)療都是預約排隊等到病自然好了也排不上,這個確實值得聊一下。實際情況分為兩種,一種是你自己主動去醫(yī)院等著或者叫救護車,這種情況都屬于急診。另一種情況是你電話跟家庭醫(yī)生預定看病內容和時間,這種情況叫預約。

急診,我比較了解的維多利亞最好的綜合醫(yī)院來說(這個醫(yī)院全加拿大排名穩(wěn)穩(wěn)的前十),等待時間為1-4個小時,白天一般情況下1個多小時,后半夜通常3-4個小時,因為后半夜醫(yī)生少,能在這個時間來醫(yī)院的病人也都是急病比較耗時。當然如果是特別急的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等短期要命的病,絕對是不用排隊的,進了醫(yī)院直接插隊十分鐘就躺在床上醫(yī)生到位了,這個也有朋友親身體會的。而且如果是一些小毛病,是可以不用綜合醫(yī)院而直接去診所的,診所當然也是免費醫(yī)療體系里的,診所只是沒有綜合醫(yī)院的大型設施,所以動手術什么的做不了,但看病的醫(yī)生是一樣的,開藥可以解決的問題,兩邊都是一樣的處理,而診所基本不用排隊,很多時候隨進隨看,需要等候的時候就告訴你多長時間之后(比如兩小時后)可以看,你就可以離開去干別的,到那個時間再回來就直接看病了。

 

而且就是這個排隊,跟中國的排隊是不一樣的。加拿大這邊你進入醫(yī)院,就會有一個持證的護士(持證護士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半個醫(yī)生吧,對大多數(shù)疾病有處理權和處理能力)對你進行最基礎的問詢和檢查,包括心跳血壓呼吸檢測等,再確認了基本病情之后,才會把你安排到等候隊伍里。因為在這邊看病是不分科的,沒有“掛號”這個說法,更不會讓病人自己決定掛哪個“科室”,也不會還沒見到任何醫(yī)護人員就排隊掛號,也不是在這個時間就開始長達數(shù)小時的等候。你一旦進了醫(yī)院,其實已經迅速在護士的第一波基礎檢查的時候建立了檔案送給醫(yī)生了,而醫(yī)生(這邊在這個階段的醫(yī)生也是全科醫(yī)生)會在看完了檔案之后,再根據(jù)情況決定是不是著急救治你。一般概念所謂的排隊,是在這個階段,看起來沒什么事兒的病在這時候必然會被反復的往后排,于是就會有四個多小時的等候情況了。另外還有其他排隊,比如要拍一個什么核磁共振,可能需要單獨預約一兩周以后,再比如你的病被確定屬于某神經系統(tǒng)疾病或者心理疾病,而全科醫(yī)生不具備救治這個病的能力,就需要轉給特殊種類的??漆t(yī)生,這個時候也是會有可能因為專科醫(yī)生全排滿了而再次產生一個等待時間的。

 

這些個排隊等候時間,比國內北上廣熱門醫(yī)院來說,要短,比不熱門的或者偏遠地方醫(yī)院來說,要長。加拿大如果也是不怎么熱鬧的城市,等待時間也能少很多。而預約呢,反正也肯定不是急病,有時候也通常就屬于不治而愈的小病,所以家庭醫(yī)生一般1-2周,??漆t(yī)生一般1周-1個月,如果是等做手術什么的大型事件,有時候確實可能等1年多。所以這個等到自然好,一般指的就是后一種,當然也有等到自然死的……這一點無話可說,畢竟醫(yī)療資源是有限的,公平排隊有耐不住的自己找別的國家看病的情況也很常見。

 

寫到這就想起了生女兒時那次讓我很受刺激的體驗。因為剛出生第二天女兒有些小腿抖動,怕是神經或者腦的問題就轉到專科醫(yī)院觀察了三天。嬰兒的病房區(qū)域大人是不能進的,期間我去門口送袋裝母乳的時候,一個兄弟在門口苦求讓進去看一眼拍個照片,因為孩子母親在老家太想孩子了,護士沒讓進,口氣也沒有不好,就是勸說別看了每次都破例讓進去是不行的。之間說了些話,我聽著意思是這個孩子的病需要的藥每天花六千塊錢,每個周期大概兩三個月。這家人已經撐過一個階段了,現(xiàn)在實在沒錢了可能治不下去了。醫(yī)院也沒辦法只能用不那么花錢的方法繼續(xù)嘗試,但就是建議還是用那個藥才有可能治好。一會護士進去以后,那個兄弟就坐在門口地上抱著頭,看不到是不是在哭。我看在眼里鼻子就酸了,因為有了女兒,特別可以感同身受,知道那個絕望感是怎樣的巨大。 再就是想起了自己和朋友在國內的看病經歷,不知道看官中有沒有人去類似北京同仁醫(yī)院之流著名醫(yī)院看病的經歷……哎呦這掛號這隊伍啊,我去過一次,再也沒去過了,很幸運沒得過非得去這類醫(yī)院不可的病,有事兒都去那些三流醫(yī)院,人數(shù)少很多,一般人上班時間我可以不上,這種時間每次掛號也就排隊五六個人,分診之后排隊也就是一個小時左右,幸福多了。但是我父親肝硬化檢查那次,我托最好的北京土著朋友找了關系才在北京某非最著名醫(yī)院掛上了半個月之后的號,看病期間因為要拍片子,于是要再等一個月,老爸不愿意在北京待著又熱又辛苦無聊,于是只好回老家然后一個月之后再回來拍片子取片子復診。所以關于這個排隊我不覺得國內優(yōu)勢何在。

 

再說這個排隊,您有沒有資格參與排隊這事兒更復雜了,我一個同行的父親、最好的一個朋友的父親、另一個最好的朋友的母親、我老婆最好的朋友的父親,四位老人,在一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前后重病,其中我兩個好朋友都是北京土著關系很硬了,就這種情況下,四個老人的不同的重病各大醫(yī)院全都拒收!一個是偶然,兩個是例外,在幾乎兩年之內四個老人全部被所有接近十個大醫(yī)院拒收!最后其中兩位老人輾轉之后都在兩個月內病故了,另外兩位老人二次托關系終于找到了醫(yī)院住下了并最終治愈,治愈的兩位就是北京土著的兩位,他們的病相對還是沒那么嚴重的,但也非常的辛苦和折騰,兩個朋友都跟著累瘋了。那兩位病故的老人都是在老家沒有醫(yī)院可以治才到北京來,被一輪拒收以后瘋狂找關系最后其中一個最終還是靠托關系住進了北京一個對口醫(yī)院并且在醫(yī)院救治失敗病故,另一個最終在廣州才找到了愿意接收的醫(yī)院并在廣州救治失敗病故,最終還要把遺體運回老家東北。沒經歷過的人,不知道這么神奇吧,醫(yī)院是可以拒收的,而且這是一個非常頻繁發(fā)生的事情,不是我的親生父母,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資格說可以體會到那種絕望,我覺得比花不起錢可能也差不多吧& 再說一個很核心的關于看病的錢的問題,一個特別特別土鱉但傷人至深的話題,就是是否醫(yī)藥分離。這個問題每次回憶起來都能氣的發(fā)抖。直白講,國內因為醫(yī)藥不分家,醫(yī)生開的藥是必須在他們自己的藥房拿藥的,這個收入是自己醫(yī)院拿到的。雖然這個錢不是醫(yī)生直接賺,但是醫(yī)生是在醫(yī)院就職的呀,他們都是有醫(yī)院下達的開藥指標的。在我的幾次開藥經歷中,我大概覺得這個指標是單人單次200+人民幣,特別巧,每次都能湊到這個數(shù)。其中最離譜的一次,我老婆腿碰到了之后很久都疼,去開藥,一個外用的管狀藥膏,抹在疼痛處,類似達克寧那種包裝,天天抹的話,一管差不多能用一個月(我老婆兩周用了少半管,不管是不是藥見效反正差不多已經好了),醫(yī)生當時說抹差不多一個月看看效果如何。他給開了多少藥呢?這個藥他給開了10管。加上還有零碎幾個藥,加一起正好二百出頭。還有一次給我看腰疼,確實水平牛逼且很有醫(yī)德的醫(yī)生,開了二百多的藥之后,說拿完藥上來我給你揉揉,我上來之后他給我花大概五分鐘各種掰一掰揉一揉,當場就感覺不疼了。他說你過幾天還會疼的,因為骨頭還會習慣性的回位,那時候你再來,別掛號,直接上樓來找我,我再給你掰一掰,兩三次就好了。你看這醫(yī)德,人家醫(yī)生是好醫(yī)生,讓我別掛號我猜就是因為掛號了他就有指標了吧……更何況掛號我記得還要50還是70塊錢呢,那會兒咱們國家醫(yī)療系統(tǒng)剛剛進行了一次改革,改革之前掛號還是幾塊錢呢。而加拿大不光是醫(yī)藥分離,連醫(yī)院和醫(yī)生都是分離的。醫(yī)生不是醫(yī)院的員工,而是掛在醫(yī)院而已,醫(yī)生是屬于自雇的,跟醫(yī)院算是一種合作關系,只有醫(yī)院的行政人員才屬于醫(yī)院的員工。所以醫(yī)生在需要轉科的時候到底把病人給誰,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利益關系,就是挑最對口和最少排隊的人。

 

國內我印象極深的還有一次,我去看眼睛,因為感覺自己眼睛特別容易累。同仁眼科,牛逼敬業(yè)的醫(yī)生花了大概一個小時才檢查完,說我是特別少見的眼肌肉發(fā)育不好,眼肌肉的力量大概也就是一個五六歲小孩兒的水平,所以特別容易疲勞,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可以自行鍛煉眼部肌肉,我給你開一個輔助鍛煉的小物件吧。然后就開藥了,我就拿著去藥房交錢拿這個小物件,二百多還是四百多我忘了,交錢的時候沒在意,拿到手里我就吐血了。那就是一個跟小孩玩具的一模一樣的材質的一根40厘米長的繩子,上邊穿了兩個珠珠,就是完全蕾絲算盤的珠珠那樣的東西,沒有了。說明書的意思是,鍛煉的方法是把繩子的一段放在兩眼之間,另一端用手拉直正對著面部,兩眼注視一個珠珠多長時間之后再注視另一個珠珠,如此反復持續(xù)大概十分鐘還是二十分鐘。沒有了。我保證,這個小物件是國產的,不是進口的要關稅什么的,這東西誰敢說我大中國無法生產我跟誰拼命。真的除了這個什么都沒有了。你要是給我賬單說診療費二百多我可以接受的,一個多小時可認真的檢查了,但是這么個幾毛錢成本的玩具賣我二百多……我感覺自己大學白上了,公司白開了,我對社會大意了啊,我就算改行當土匪也沒他們搶錢這么狠啊。

 

最后提一下加拿大這邊的醫(yī)療環(huán)境,正式移民之前我來這邊的時候,去維多利亞的醫(yī)院考察了一次,感覺里邊像酒店,有巨大的花園,有自己的餐廳,病房環(huán)境也是高于國內私立醫(yī)院的水準。朋友說之前住院兩天,才知道醫(yī)院的用餐居然是醫(yī)院內餐廳自己看菜譜點餐,跟外邊餐廳是一樣的,而不是盒飯。菜做的也還湊合,畢竟西方的菜也就那么回事兒,給病號吃的還要少鹽少調料,肯定好吃不到哪兒去。另一個朋友還講了他生孩子的經歷,說帶媳婦進了醫(yī)院,就被擠到一邊去了插不上手,醫(yī)院的十個人左右圍著孩子媽媽轉,光全程陪著聊天的心理咨詢師就有兩個,生完了之后還給送了一大堆尿布、奶粉什么的,費用自然也是沒有,就是自己開車來的所以據(jù)說門(敏感詞被屏蔽)停車費交了二三十塊錢。這類事兒好像很多,所以最近加拿大最近又通過了一個提案,過一段時間醫(yī)院門口的停車就不準收費了。

 

所以總結起來,哪位敢跟我說國內醫(yī)療比這邊好的,我只能一臉正經的回復一句臟話。不過加拿大醫(yī)療千好萬好,唯一的不好可能就是某些病某些情況要排隊,所以永遠被抓住這一點猛抨擊,最近又傳那個排隊兩年多確診癌癥晚期的情況了,我覺得這個情況絕對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在國內也是癌癥一旦發(fā)現(xiàn)就是晚期,畢竟早期的除非經常體檢否則很難發(fā)現(xiàn),癌癥的確診畢竟很多是要切片檢查的,拍片子能看到腫瘤基本就是中后期了,這個你硬說是因為醫(yī)療體系老排隊導致拖成了晚期,誰也沒話說。當然咱們牛逼有錢的華人優(yōu)勢就在于,大不了這類的病回國看唄,國內有錢有關系總可以解決問題的啊。 3、養(yǎng)老 這個沒有特別多的資料細說,大致這么幾點。

 

第一,我在維多利亞看到很多老人都是有錢人,大街上看到的敞篷跑車里,十之八九都是銀發(fā)夫妻開著很High的音樂,已經習慣了。據(jù)我了解加拿大老人不工作無退休金的話可以領到一千多的低保,普通正常工作30年以上,到老的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塊。65歲以上的老年加拿大家庭在2017年的中位收入為$61,200加元,有不少人養(yǎng)老金都有七八十萬,花不完,一般干點什么給小費通常也是老人給的最多。通常都有房子但很多老人都不住,租出去或者賣掉,去住老人公寓。因為公寓既有整套的護理設施、看護人員,又有其他老人可以一起玩,舉辦的活動特別多。即使沒有很多或者干脆沒有退休金,只依靠國家養(yǎng)老計劃那些錢,反正也夠老人公寓住和吃喝玩樂的。大街上快樂友善的老人們那么多,估計就是因為不操心這些活著的事兒。 第二,大環(huán)境上適合老人的細節(jié)特別多,比如不管是因為年齡大的疾病或者殘疾而坐輪椅,你會發(fā)現(xiàn)加拿大幾乎沒有你去不了的地方,因為所有的有臺階的地方一定有輪椅車道。公交車更是不僅有斜坡梯子,車身還會傾斜起來,然后司機下來幫輪椅上車,安排穩(wěn)妥之后才會開走,這些都是常態(tài)。所以在加拿大,滿大街經常看到大量的輪椅老人和殘疾人,有的有人推,還有很多是自己電動的溜溜跑。

 

第三,這邊的老人很能玩,身體也好(大概跟青壯年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體力活都要自己做以及國民多數(shù)熱愛運動有關系),所以各種娛樂和服務環(huán)境都會有很細致的針對老年人的服務。這類事情都是這樣的道理,你的服務對象越是經常出現(xiàn)什么人,你針對他們的服務內容就會越完善。要是一年到頭看不到幾個老人,碰到偶然出現(xiàn)了肯定不懂應該怎么做啊。所以大環(huán)境更鼓勵老人到處跑,結果也變相的讓老人可以享受到更周全的服務。

 

4、物價 物價,要從衣、食、住、行、用、玩、服務這七個方面來考量。

 

衣,便宜貨的話,國內淘寶完勝!在這邊就算去二手店也要幾塊錢到十幾二十塊一件小品牌衣褲,加幣嘛,兌換人民幣就是小幾十到上百了。中檔的品牌,折算成人民幣不打折的時候兩邊也差不多。稍微正經高端一點點以上,加拿大就完勝了。品牌太便宜了!我本人不是很講究那種,我也就知道那些品牌貨,原價就比國內便宜一半多,而按照這邊的消費習慣,幾乎沒有普通人是在不打折的情況下購物的。打折的時候十幾二十塊加幣一件品牌貨的情況是有的,比如朋友買的Tommy Hilfiger,10塊錢……國內賣六七百人民幣吧。朋友給老媽買的一個什幺小羊皮的什么大衣,一千多加幣,國內賣5-6萬。 食,要從吃餐廳和食材購買兩塊分開說。吃餐廳,大概就是日料和西餐比中國便宜不少,最好最貴的日料和西餐,也比國內最普通的連鎖店要便宜還更高品質。我清楚地記得我在國內吃個西餐連鎖店西堤牛排,單人套餐258,這邊溫哥華某酒店頂層旋轉餐廳,菜品單點全流程前菜正餐什么的,兩個人吃下來加稅加服務費,九十多加幣,折合人民幣五百左右,跟那個連鎖店套餐一樣的價格!日料,國內某老大哥請吃,單點菜四個人吃了七八千,自己吃不起那么貴的吃自助連鎖店破黑松白鹿,一個人二百多。在這邊維多利亞附近附近溫哥華島最好的日料店,單點菜,點多了沒吃完,兩個人吃八十多,折合人民幣四百多,比黑松白鹿便宜,那刺身新鮮程度不能比……但是!中餐!貴的跟傻*一樣!中餐的感覺就是這邊的小破飯館的菜價跟國內的小破飯館的菜價,數(shù)字一樣的,貨幣單位不同……也就是說換算過來大概是國內的五倍!當然各個城市物價也有點不一樣,溫哥華列治文大概可以便宜到70%,但仍然是國內的三四倍!但是買食材,豬肉換算成人民幣也比國內北京順義小破菜市場的肉略便宜,牛羊肉也便宜很多,且所有的肉都是國內好品牌肉的品質(新疆友人表示這邊的牛羊肉可比新疆的好牛羊肉)。青菜如果只買中國青菜,通常比國內大概貴兩三倍

。中國調料什么的略貴一點。西式的食材,換算成人民幣還是能比國內便宜一些。所以中餐館那么貴,除了咱們中國人就是比較善于賺錢意外,歸根結底還是人力太貴了,中餐做起來比西餐和日料可費勁多了,畢竟日料不就是新鮮食材切一切完事兒么 住,就是房子嘛……高端一點的,我在北京租的別墅,售價一千萬人民幣,應該是北京最便宜的別墅區(qū)了。三層,建筑面積大概280平米,花園100平米。距離北京市中心開車一個半小時,不堵車的話開到五環(huán)的望京四十分鐘。距離順義城中心開車十幾分鐘。在維多利亞的話,維多利亞房價加拿大第三名,第一和第二分別是多倫多和溫哥華。國內北京的房價也不是最貴,但也是前三名,房價來說兩者的地位差不多。維多利亞最貴的地界是Oak Bay(橡樹灣),也是被評為全加拿大最宜居城市的(Oak Bay本身屬于大維多利亞地區(qū),但行政上是一個City)。那里的一套標準別墅,占地面積大概1000平米,房子占地大概三百平米的一個大平層的話,不買房子本身特別豪華的情況,應該可以在120-150萬加幣拿下。如果是海邊無敵好位置,房子也很好,但不到那種豪宅級別,應該在150-200萬加幣。

 

對于平民來說,不買莊園豪宅,這個房子是頂配了,可以有自己的后院海灘了。莊園不算,莊園幾千平米占地,豪華建筑,可以賣到500-1000萬加幣。換句話說,國內北京一套最便宜的別墅或者一套普通的靠近市中心的三居室(比如望京的一個120平米的房子),可以買這邊市中心普通頂級別墅豪宅。論中檔的呢,反正加拿大三個大型城區(qū)之一蒙特利爾(另外兩個是多倫多和溫哥華),也是正經的人口密集的大城區(qū),人均收入什么的也不低,但是房價比維多利亞便宜一半,剛才講的那種房子,蒙特利爾靠近市中心大概60-80萬加幣可以買到。再便宜的,什么草原三省大西洋四省的大城市,很多地方就比蒙特利爾再降低一半。再偏遠沒必要說了,那就是抬杠了,畢竟中國農村你自己蓋個小二層樓別墅,也就二三十萬人民幣嘛,而且花園肯定要多大有多大,所以咱們只比大城市的。

 

行,就是車唄。中端的,我在國內不是說了么,二手寶馬老X1,新車全下來35萬吧,我那個4S店買的二手的好像23萬。配置不是最低,比最低高一檔。在這邊4S店買的2016年的二手X5,高配(這邊配置跟國內不是一個標準,等同于國內頂配吧),新車不到8萬加幣,我這個二手的5萬,大約等于25萬人民幣。國內這款新車同配置的話全下來大概100萬,裸車70萬。寶馬大奔之類德國車在加拿大屬于偏貴的,美國車也有點貴,日本車最便宜。日本車在這邊出了名的買著便宜、不愛壞、省油、維修保養(yǎng)也便宜,民眾買日本車的最多。德國車品質好,不愛壞,開著爽,但是維修保養(yǎng)比較貴還費油。所以買日本車還能更便宜一些,據(jù)說還經??梢?首付。如果奔著往死里便宜,買6、7年以上的二手車,2000-5000加幣就可以買到還不錯的了,3000塊買大歲數(shù)的寶馬很平常。所以新車的車價,換算成人民幣,同款的話即使比國內更高配置也大概是1/3到一半的價格。再就是這邊買車可以租,比如朋友的寶馬3首次交6000,月供600多,開三年之后如果你還想要就把尾款交了,不想要車就可以把車還給車行,重新置換租一輛新的。所以這邊的年輕人,大多數(shù)都用這種形式開新車,三年一換。忽然想起來,除了車可以再加一個船,這邊的有船艙的那種需要駕照才能開的小船,比較便宜的一兩萬就能買到。碼頭租金,一年一兩千。這個跟國內沒法比較因為國內沒有普通人擁有私人小游艇的習慣,所以很難說跟國內價格怎么比,反正在這邊來說是普通人兩三個月的工資水平。

 

用,生活雜物。價格差不多,品質略好。有些東西便宜的令人發(fā)指,比如什么花園土換算成人民幣也是國內的十分之一!有的貴的離譜比如那種像水缸一樣的大陶盆,居然賣100加幣一個!國內我估計最多也就是100人民幣還是質量比較好的。手機便宜,2018年phoneX總價三四百加幣還可以分期每個月包話費70塊錢,但是話費貴,加拿大話費據(jù)說是全球最貴!每個月好像最少也要四五十塊錢,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兩三百,我國內動感套餐18塊!流量50塊錢作為做游戲的人就用不光了!

 

這邊我的含手機分期70加幣包月,流量隨便用的話經常到月底就沒了,包月沒了的話你再敢用流量兩天就得50塊錢,三天就得90塊錢!還有又貴又爛的手機殼,國內三十淘寶買很不錯的還很漂亮,這邊可能50加幣買一巨難看的破透明殼子,還有10塊錢加幣買個鋼化膜……不過除了這些個別奇葩的東西,大部分日常用品都會覺得比較便宜的,而且一方面有“窮人樂”沃爾瑪,確實很便宜,一方面還有“超級家庭窮人樂”Costco,東西量大又便宜。只要Costco能買到的東西確實很少有比國內貴的,水果、肉、日用雜貨、衣服等等什么都算。 玩,就是娛樂。這個要說的最少了。直接舉例,布查特花園,成人門票30加幣,年票好像70左右。蝴蝶谷(里邊有蝴蝶、火烈鳥什么的),單次門票16.5,年票22。比國內的同樣性質的景點(很多比國內同內容的品質確實能好些),折算人民幣大概單次貴一倍,但年票特別便宜。好在很少有人經常玩這些景點,大部分公園海邊什么的免費的,常去。別的比如坐船觀鯨、皮劃艇、學飛機、滑雪什么的,感覺國內有的折算成人民幣都差不太多,國內沒有的比如學開飛機價格大概6000加幣包含很多次的飛行時間,說起來還是不算夸張的。

 

服務,就是比如維修、搬家、安裝等亂七八糟的雜活。哎呀……這個必須說一說了。加拿大跟中國相比,最貴的就是人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內容。比如……修水管,馬桶堵塞,修理一次大概得150-300百加幣吧……也就是一千塊人民幣左右。搬家每小時最便宜60塊錢,我自己家搬了一次花了大概300加幣,也就是1500人民幣唄,東西很少,在北京這個規(guī)模大概花500-800人民幣吧。你買個家具的話,比如買一個800的桌子,如果送貨上門并安裝,可能送貨安裝費也要800,都是按小時算錢的。比如花園的草地,大一點兩百平米,找人護理的話,每個月算下來可能要1000塊。諸如此類。于是加拿大人全部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各種DIY,由此導致他們賣工具類用品那真是完善到爆炸,家居用工具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價格大多數(shù)也都比國內便宜,品質上乘。 以上,幾大方面的介紹。最后加一個暴擊的總結,人均收入,中國2018年是2.8萬元,城鎮(zhèn)居民收入是3.9萬。加拿大人均收入2017年是42870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28.8萬元,大概正好是中國的十倍??紤]到這個因素,在房子和車等方面,加拿大人是國人購買力的30倍,品牌衣服、吃日料和西餐等這些方面,加拿大人是國人購買力的20-40倍;在食材、日用雜貨、娛樂等方面,購買力大概是10倍;在中餐廳和勞動力服務方面,購買力大概是2倍。

 

很多人很擔心說華人英語不好在這邊混的比較差二等公民什么的,至少從收入來說,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華人的人均收入比全體人口總平均收入是要高一些的(好像10%-20%)。而且大家要知道,很多華人在這邊都是不工作領低保的!因為他們在國內非常有錢移民過來,或者有非常有錢的老公在國內賺錢,在加拿大沒有收入只是來花錢養(yǎng)孩子的,數(shù)據(jù)顯示西溫豪宅的人,是貧困線以下領低保的比例最多的,全是華人……你想在有著這些人拉低平均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華人收入還是偏高,可見說華人混的不好還是不客觀的。華人其實通常給人更有錢的印象,雖然這也不見得是啥好事兒。 6、福利 福利包括免費和補助兩部分。

 

免費主要就是之前提過的醫(yī)療免費、學校免費,就不再重復說了。還有個我覺得很值得一提的就是公共圖書館,館內圖書和DVD之類內容豐富數(shù)量繁多,并且很多圖書館的卡都可以跟大量的旅游點門票互通,這一點各個城市情況不一樣,但很多都非常實惠。

 

補助主要分為給孩子老人殘疾人直接發(fā)放的、學習的、低收入的、失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鼓勵的、甚至給健身的、孩子興趣班的,好像最近還有首次購房減免的。 孩子的第一筆錢就是所謂“牛奶金”,根據(jù)家庭收入情況每個孩子每個月固定發(fā)錢,大概是孩子6歲以下,年收入3萬以下最高額度一年6400元,5萬收入80%,10萬收入減半,19萬以上不發(fā)。孩子6-17歲這個數(shù)字再減少一點,大概發(fā)放85%。第二筆錢是3-5周歲小孩托兒所費用減免,基本上政府發(fā)放的錢可以全額抵掉托兒費,到了五周歲就等于上學了本身就免費了。當然如果你不送托兒所自己養(yǎng),這個錢也不給你。第三筆錢是懷孕期間父母有懷孕津貼,好像是領15周,因為我還沒趕上具體數(shù)額不清楚。

 

老人殘疾人因為跟我目前關系不大了解不多,具體數(shù)字基本不清楚。最大的感受也還是加拿大對老人和殘疾人特別好,整個社會都是對他們有強大支撐的。他們要么很有錢要么不花錢,反正日子過得都很囂張。 學習方面,移民有免費英語課程(不免費的話一期要幾千塊),成人上大學的話學費可以無息貸款不說,政府還會給額外發(fā)放一些基本生活費,沒領過不知道具體條件和數(shù)額,聽說勉強可以維持生活,每個月一千多塊的樣子。

 

如果存款不足1000塊錢,單身每個月可以領七八百,家庭一千多。 失業(yè)的,每個月白拿工作時薪資的58%,拿10個月。如果你找到了新的工作,應該是半年內新工作工資的一半可以由政府發(fā)放,你可以輔助用人公司直接去政府申請。 創(chuàng)業(yè)鼓勵,新移民可以拿到幾萬塊的政府無息貸款,還款期好像是五年吧,錢是銀行出的,政府擔保,創(chuàng)業(yè)失敗不還錢的話,那個錢是政府來還給銀行。 收入不高的話好像健身之類的也可以領取政府津貼,這個我確實還沒有經歷,是聽說和網上看來的。 孩子興趣班是政府給一定額度的興趣班費用,你可以使用這個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比如舞蹈、繪畫什么的,那個錢也是辦興趣班的學校去跟政府直接拿。 購房減免好像是最近快要推出的政策,首次購房政府直接給房子全款的10%作為獎勵,直接抵扣原本要做的貸款額度。比如本來全款100萬,則政府送10萬,但不能直接拿走而是給你的貸款銀行了,所以你可以少貸款10萬了。 總結來說,關于可以領取的社會福利,其實如果你是正常年收入5-10萬的家庭(中位數(shù)左右),基本也就是領點牛奶金和托兒費,還年輕沒孩子或者不要孩子的基本就都不沾邊了。絕大多數(shù)福利,是留給老人、殘障、極低收入、失業(yè)人士的。所以社會福利的主要意義是你在人生低谷或者倒霉的時候給你個后盾。

 

7、保險 保險健全真的可以讓很多嚴重麻煩的社會問題變得很輕松。因為這邊保險真的太復雜了沒辦法全面講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大家了解一下即可。

 

車險,我走之前國內的車險確實已經很不錯了,開車出點小事故,直接把車扔到4S店所有的費用保險直接全包(不過我不知道別的車,反正我的車是這樣。但是沒出過大事故)。這邊呢,總體車險折算人民幣后比國內略便宜,包的額度比國內更高一些。車險包含范圍更廣,賠付的情況也多,出事故了住院耽誤工作什么的也給賠工資。

 

房子保險,家里出了事情況比如著火了之類的,保險負責。客人來家里受傷了摔殘廢了,保險可以陪個幾百萬。 公司保險,種類繁多,比如買的稍微全一點每年大幾百塊吧,就會包含營業(yè)用的服務器如果意外掛掉,影響了做生意,保險公司按每天常規(guī)營業(yè)額來賠償。 

 

教育保險,比如你買一個固定的私校學費保險,孩子的教育經費基本可以由保險公司來出。朋友有個案例,總計大概幾萬加幣的保費,包含了孩子所有的私校學費,少算也得十幾萬吧。還有很多種形式的教育基金,投入進去之后孩子上學花掉之前還可以先拿來做投資。

 

老人養(yǎng)護全險,朋友那邊有個有錢人給老太太買了一個全的,每個月一千多加幣,確實很貴。包含最頂級的護理什么的也就算了,老太太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旅行,隨時可以呼叫自己的專職護理人員飛機飛過去處理事情或者要求來飛機把自己接回加拿大,保費全包。

 

感覺是稍微有點錢的話,在這邊研究明白了保險,就可以既奢侈又省錢了。 8、法律 法律其實是我們人類社會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普通人來說,法律本來是非常重要的保護自己的手段,只是國內日常生活中大家似乎習慣了忘記有法律存在了,因為跟自己似乎沒什么關系。最常見有關系的反而是那些“非典型法律”,比如城管與商販、暫住證和養(yǎng)狗證什么的。

 

加拿大來說,就是普遍民眾的法律意識強,非常“愛管閑事”。 案例一、最典型的是夫妻吵架或者孩子大哭嚴重了鄰居報警,警察來了把“有暴力嫌疑”的丈夫或者父母帶走,是的就連自己家里的事兒警察都管!因為家暴嚴重犯法,打孩子嚴重犯法,太嚴重了政府就把孩子領走了國家出錢幫你養(yǎng),還有哭著喊著排隊領養(yǎng)孩子的家庭一大把一大把的還得審核資質呢。帶孩子帶不好的表現(xiàn)非常多,比如從學校接孩子放學遲到,一次兩次罰款,嚴重多次學校就可以叫警察把孩子帶走了……

 

案例二、騎車要帶頭盔,自行車后座不能載人。認識的女醫(yī)生聊天,她某次確實特殊情況騎車帶孩子回家,被一輛大車直接別在馬路邊上不讓走,下來個大叔教育了老半天還報警,最后不依不饒的等到警察來了跟警察交代了情況才離開了。最后醫(yī)生跟警察表示道歉并且推著車跟孩子一起溜達回家了事兒。全程愛管閑事兒的大叔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沒辦法就是這愛操心的樣子。

 

案例三、這邊的警察權力非常大,尤其是懲罰交通違規(guī)者,一手交通法一手刑法,行為輕微態(tài)度良好者依據(jù)交通法罰款教育為主,行為嚴重態(tài)度惡劣直接按刑法處置。但所有的判罰都可以上訴,自行去法院自辯或者找律師都可以,絕大部分罰單之類的,如果你提出上訴,勝率非常大,因為經常警察都懶得出庭了你就直接獲勝。朋友出交通事故,喝酒了把人家圍墻都撞塌了(這個案例非常不鼓勵!酒駕醉駕罪大惡極令人痛恨?。?,要陪好幾萬加幣,醉駕保險公司不賠償。結果打官司,因為到場的警察忘記了讓他吹兩次測試儀(法律規(guī)定測試酒駕必須吹兩個不同的測試儀,避免只吹一個儀器出故障不準確),最后沒判酒駕,保險公司賠償了撞墻的損失。

 

總體來說,在這邊的法律出現(xiàn)在生活各處,既約束著日常行為,也給予了合適的保障,最主要的是民眾法律意識非常強,所以處處有人自發(fā)監(jiān)管,從而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準則。而為什么很多人法律意識特別強呢?固然是因為這邊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比較廣,其實最主要的是因為這邊執(zhí)法比較嚴格到位,犯了法即使再小是真的隨處都有處罰的,主要就是罰錢,特別實在特別有效!這也是這邊民眾生活狀態(tài)與國內有比較大區(qū)別的重要原因之一,關于生活狀態(tài)我在最后會聊到。

 

9、娛樂 因為我來了之后目前只在維多利亞及周邊,所以能詳細列舉的是維多利亞,其他地區(qū)可以用聽說的來簡單舉例子。


常規(guī)項目:公園游樂場、釣魚/釣螃蟹、海邊碼頭/沙灘/潮水潭、滑雪、沖浪、攀巖、國家公園、獨木舟/皮劃艇/小帆船/滑翔傘;還有幾個景點項目:布查特花園、蝴蝶公園、三文魚回流之類?;鑲銌为氄f一下就是每次去海邊但凡趕上大風,空中飄的全是滑翔傘,看著太爽了以后我也要玩。本來想全都細寫一下,列出了標題覺得沒必要了,基本都能看明白。以大自然給的東西為主,尤其這邊的公園游樂場特別多,一個小小三十多萬人口的城市,幾十個省級公園(Provincial Park)和地區(qū)級公園(Regional Park),如果那種街邊一大片草地和樹之間有兒童娛樂區(qū)也算上的話,就有幾百個了。有孩子的家庭永遠不用擔心帶孩子去哪兒玩沒地方,只需要擔心孩子不愿意回家。 其他常規(guī)人文娛樂包括電影、社區(qū)活動中心(健身、球類、游泳等)、酒吧,感覺跟北京生活也都差不多,忽然想起來主要欠缺靠譜像樣的KTV和會所吧??赡芫褪峭砩暇鄄偷脑挷槐葒鴥确N類繁多口味叫絕,維多利亞起碼要差一些,不過聽說溫哥華吃的比北京還過癮,因為匯集世界各地正宗美食。

其實比較值得一說的是垃圾處理。我想很多國內的人過來這邊,最難適應的就是垃圾分類了,要學的東西很多,處理不好后果很麻煩。

首先日常垃圾分為三大類,綠色垃圾、可回收物、生活雜物。綠色垃圾主要是可用于堆肥的,包含廚余、沾了食物的紙、花園所有內容等,都放進綠色垃圾桶。剛來的時候租的別墅上層,華人房東在下層合住,房東說他們的綠色垃圾桶什么都不放除了花草樹木,因為以前不知道放了什么東西被罰了兩次,每次一兩千。這可是在加拿大十幾年的人了,還不會分呢……可回收物包括紙殼、塑料、塑料瓶、玻璃瓶,需要分開幾個藍色箱子放好。瓶子要洗好,紙殼需要壓平疊整齊面積不能太大,大了要切割或者折疊成小塊。剩下的基本都是生活雜物,包括各種跟包裝混淆的食物啦、包裝袋啦什么的。然后電池和電子垃圾又不讓跟這些隨便扔,還需要自己單獨處理,比如捐贈或者開車送到某個專門處理的地方,有的還要你自己花錢委托他們處理,也有免費處理的站點。每家的垃圾每兩周來車收走,可回收物和另外兩種的日期不一樣,但也是兩周一次。如果你垃圾太多裝不下,就自己想辦法處理,多買幾個垃圾桶是不行的因為垃圾清理其實是按桶收費的,多買一個每個月好像大幾百上千塊錢。垃圾扔錯了罰款真狠的,所以住久了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來合適的處理好分類問題。比如前房東那樣什么都不扔,就是一種非??啾频鸫a不被罰錢的有效方法(苦逼是因為一個垃圾箱裝不下全部垃圾啊!綠色垃圾箱就浪費了??!食物廚余其實是日常垃圾最大頭的啊!兩家七口人,每次清理完三天就滿了,剛來又啥都不懂多余的垃圾只能自己存著等下次,想起來一肚子氣)。

 

怎么樣是不是很恐怖,我知道這殺死了很多中國人,不過好在我很熱愛這個,每次產生垃圾就自然的想到它屬于什么,老婆又是園藝愛好者,對什么能堆肥了若指掌。所以起碼我們家,對于垃圾處理適應的很愉快,并且也很有使命感。前幾天還自己開車把開荒花園產生的滿滿一車綠色垃圾送到了免費處理的地方,幾個巨大的箱子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把車開到旁邊往里倒垃圾,看著也很壯觀有趣,產生了一種“誰說加拿大人少”的感慨(這個感慨我第一次來在Costco看到排隊結賬和買熱狗的人就產生過)。 化學工業(yè)污染呢,只要有產業(yè)就難免產生后果。加拿大也一樣面臨這些問題,所以他們的化工類工廠成本特別高,因為污染處理有一大群部門看著,每天等著上門找茬罰錢。有真的在工作的管,這一點結合這邊法律健全和執(zhí)行到位,所以才會很有效。

 

11、食品 主要分為肉、水果、魚及海鮮、青菜、調料、零食。價格因為之前大概說過了,這里就簡單提一下。 肉,豬牛羊全都跟北京菜市場差不多價格,比超市貨便宜,品質則比北京超市的好一些。有些肉會特別好,偶爾買到的豬肉堪比國內賣80多一斤的品質。Costco的最便宜,比菜市場還便宜一半,但Costco的肉品質就不是每次都那么好,有些時候就跟國內超市買的差不多吧。牛羊肉呢,據(jù)新疆朋友說跟他在新疆本地吃的一樣好。牛羊肉國內本來就貴,這邊買最貴的折算回人民幣也差不多跟國內超市一個價格。韓國小超市可以買到特別好吃的牛肉,比超市貴很多,居然是韓國進口的……大概每斤一百人民幣左右。

 

水果,本地水果選擇不多,因為沒有菜市場都是超市買嘛。品質就屬于很穩(wěn)定但沒有什么特別驚喜的。很多水果在國內可以買到更地道更甜更好吃的,這邊買個西瓜十次有八次不夠甜,但買桔子和橙子之類的就是十之八九都很好吃。我們家水果消耗很大,總體滿意度兩邊差不多。價格方面看品種,大多數(shù)都跟國內差不多,有更便宜的,有一些略貴有一些特別貴。那些略貴和特別貴的,主要是國內大陸或者臺灣進口……忽然想起一個有趣的,這邊的樹莓像野草一樣在馬路邊、籬笆上和公園里到處長滿了,我女兒又愛吃,所以整個夏天每天出去玩的時候都是樹莓吃到爽。


青菜因為我們吃的全是中國菜,折算人民幣相比國內貴很多!很多翻倍。但不折算回去按照本地人收入來考慮,倒不算貴。本地菜有些不貴,但都是什么鬼東西還沒搞明白,畢竟西式做法,對于青菜除了生吃、蒸和煮,他們還會啥?那些適合做沙拉的,有幾個適合中國炒菜。 調料算非常全。中國貨比較多的超市(Fairway)幾乎真的什么都有,西式調料更不用說了。這還沒在溫哥華大統(tǒng)華,據(jù)說大統(tǒng)華更全了啊,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熱門視頻

more>>

最新活動

more>>
自助移民
自助移民
移民費用
移民費用
私人訂制
私人訂制
微信咨詢
微信咨詢
咨詢熱線
咨詢熱線
TOP
TOP
添加微信